郵箱登錄
  • 輥類零件
  • 鑄軋輥, 輥套, 支撐輥軸承箱
新聞動態
首頁新聞動態 〉直面有色金屬“新常態”

直面有色金屬“新常態”

 

 

  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告別了過去30多年粗放型高速增長狀態,正進入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新常態

  作為與宏觀經濟關聯度非常高的行業,在中國經濟新常態大背景下,有色金屬也將呈現出與過去不一樣的新常態

  第一,增速回落成為新常態。首先是投資增速回落,過去13年,有色金屬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長率高達43%,只有金融危機最深重的2009年曾放緩到14.8%,但很快,2010年以后又反彈到平均值以上,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鋁用碳素、電解銅、銅加工,有色金屬投資熱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到處呈現出大干快上之勢。新常態下,隨著投資力度下降,有色金屬行業超高投資增長率將不會再現。其次是產量增速回落,過去13年,我國10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率近30%,分別于2002200720102013年突破1000萬、2000萬、3000萬、4000萬噸四道大關,其中氧化鋁、電解鋁、鋁用碳素等產品產量均已占到全球總產量的一半左右。新常態下,有色金屬產量增長率回落已開始顯現,并將成為一種常態。再次是利潤增速回落,新世紀頭10年,有色金屬行業利潤總額年均增長40%,近三年大幅下降,特別是電解鋁出現了成本與售價倒掛現象,全行業處于負利運行狀態。新常態下,大宗金屬產品微利就是常態,甚至負利也可能成為常態。

  第二,產能過剩成為新常態。連續多年有色金屬投資熱,加速了有色金屬行業的重復建設,導致產能過剩程度愈加嚴重。比如氧化鋁,目前國內已形成的產能近7000萬噸,但有2000多萬噸處于閑置狀態,開工率不到72%;電解鋁產能3700萬噸,運行產能2700萬噸,開工率不到73%,而且年底還有200多萬噸新產能形成,過剩程度還會進一步加劇;鋁加工、銅加工、銅冶煉、鋅冶煉等,產能也都嚴重過剩,甚至多晶硅、稀土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也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隨著冶煉產能向西部能源富集地轉移,有色金屬冶煉新產能還會不斷增加,這必定會給過剩產能的化解帶來更大的難度,按下葫蘆起了瓢式的現狀,將會使化解過剩產能步入邊化邊增、化少增多的怪圈,有色金屬化解過剩產能注定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新常態下,有色金屬行業將長時間面臨產能過剩的狀況。

  第三,價格下行成為新常態。由于國內產能嚴重過剩,市場競爭激烈,從20118月起,有色金屬主要品種價格就呈現出震蕩下跌之勢,并且跌跌不休,鋁的價格從每噸17200元,連連挫穿1700016000150001400013000元五道大關,最低時曾下探到12300元,降到了25年前的價位;銅也出現了深度下挫,從7.5萬元降到4.5萬元,跌幅達到40%。新常態下,一方面,資源、能源和原材料需求趨緩,包括有色金屬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結構調整使生產要素得到優化,如煤電鋁一體化成為電解鋁主要經營模式,導致成本重心整體下移,在這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有色金屬主要產品價格將會保持在低位震蕩。

  第四,動力變化成為新常態。過去,有色金屬超高速增長動力主要來源于資源、能源等生產要素和投資的拉動,新常態下,那種依靠低廉的勞動力和資源能源投入獲得高速增長的現象已不復存在,生產要素和投資拉動的作用減弱,而主要依靠創新驅動,即企業主要依靠信息、知識和技術這些新要素,依靠創新獲得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來實現增長。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戰略創新、商業模式新、產品創新、企業文化創新等。比如商業模式創新,如果將傳統的有色金屬貿易與電子商務相結合,這樣的創新就會帶來銷售額和市場份額的大幅提升;再比如煤電鋁一體化經營就要比電解鋁單一經營更具成本優勢,因而也就更具競爭力。

  第五,綠色發展成為新常態。過去,我國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長。新常態下,環保的硬約束明顯增強,企業要擯棄不計資源能源環境成本投入、只考慮當期利益不顧及后人利益的發展理念,要轉變發展方式,走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資源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20151月,我國新環保法將開始施行,各地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及實施細則、考核辦法陸續出臺。這是中央和地方最為嚴格的環保法律和政策,污染和超標嚴重的企業,不僅要追繳排污費和罰款,實行掛牌督辦,責令限期整改,而且企業法人有可能因為環境違法而成為被告,甚至鋃鐺入獄。有色金屬采、選、冶、加等環節都可能對環境產生破壞或污染,這就要求有色金屬企業比以前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可以說,新常態下,環保狀況不僅是衡量有色金屬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把重要標尺,而且很有可能還會成為決定企業生死的主要依據。

  第六,國際化經營成為新常態。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中國企業的生產要素跨國流動與配置加速,中國有色金屬企業通過引資、引技、引智的方式,將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帶向國際市場,在世界各地建立原材料基地、加工制造基地、研發設計基地和營銷渠道,已成必然之勢。一方面,在已探明的45種主要有色金屬資源中,我國人均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別是氧化鋁、電解鋁、精銅等產能和產量占到全球總產量的半壁江山,但礦石資源卻嚴重短缺,鋁土礦對外依存度超過60%,銅精礦對外依存度超過80%,這些礦產資源都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我國有色金屬企業不走出去參與全球資源開發配置,可持續發展就難以保證;另一方面,在國內產能嚴重過剩、化解過剩產能又舉步維艱的情況下,加上環境承載能力和資源能源供給能力所限,這些過剩產能需要轉移到境外。因此,實施走出去戰略、進行國際化經營,將成為我國有色金屬企業的經營常態。

  新常態對有色金屬企業來說,是壓力,是挑戰,也是機遇。面對有色金屬新常態,無論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還是合資企業,都要認真審視,及早作出應對之策,積極實施五大戰略,在新常態求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

  第一,實施要素轉換戰略。企業不要把增長的希望寄托在生產要素和投資的拉動上,切忌盲目新增投資,而要立足于改革和創新。企業要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轉變發展方式來破解生存和發展難題,向改革要紅利,向創新要紅利,進一步增強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要強化內部管理,進一步降低成本;發揮自身優勢,實施差異化發展。

  第二,實施結構調整戰略。新常態下的未來五到十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經過新一輪整合重組大洗牌,無論是產業布局還是區域布局,行業的版圖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市場配置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專業化、區域化且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或企業集團加快形成。企業要對自身的優勢、劣勢、挑戰、機遇進行全面分析診斷,進行結構調整,有所為,有所不為,當進的要依托自身優勢、創造條件去進,該退出的堅決果斷地退出。

  第三,實施綠色發展戰略。企業要適應新常態下綠色競爭的要求,制定綠色、低碳、環境友好的發展戰略,走綠色低碳道路。要有綠色發展規劃,按照行業準入規范條件,從項目設計開始,就要充分考慮節約資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要素,在生產工藝運行過程中減少水的消耗、減少產品原材料的消耗、減少三廢的排放,真正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和諧發展。

  第四,實施國際化戰略。有色金屬企業要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全球范圍內開發和配置資源;要積極轉移過剩的有色金屬產能到適合于承接并且資源能源富的集國家,通過海外投資辦廠,化解國內產能,并帶動我們的技術、設備、產品和服務出口;要主動接軌社會責任國際標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做優秀的企業公民,樹立良好的中國企業品牌形象,提升國際經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第五,實施市場開拓戰略。有色金屬工業作為原材料工業,在新常態下,增長速度回落,市場需求也沒有過去那么旺盛強勁。因此,有色金屬企業有必要進一步加強與應用行業聯系,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通過創新產品服務模式、開發適銷對路產品等方式,拓展應用市場。比如鋁企業,可以做好輕量化這篇大文章,實現以鋁代鋼,以鋁代銅,以鋁代木,大幅度拓展市場空間。

2014-11-25 趙秀富 《中國有色金屬報》



技術支持:鋁道網
欧美AⅤ怡红院免费手机版|日本视频wwwwwwwww|国产 亚洲 欧美|国产精品专区第102页